-
毕志飞评《地球最后的夜晚》:叙事纷乱无章,但距经典只一步之遥
- 核心提示
-
毕志飞评《地球最后的夜晚》:叙事纷乱无章,但距经典只一步之遥
- 详情
-
比如,电影的摄影超棒,特别是灯光设计功力深厚,美术班底实力也不容小觑,在一些镜头的外在视觉元素、光影、构图上,真的很像前苏联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和香港电影大师王家卫电影的影子。当然,客观地说,那些经典画面中的神还是比较难以复制和模仿的。但也可以发现我们华语电影的摄影、美术创作部门能力是很强的,是本片的高超之处。
来具体说说我感悟的几个一步之遥,与大家交流探讨。
给毕赣导演的几点建议,其实不必将很多喜爱的电影元素都杂糅到一起,也不必过于借鉴一些电影的外在形式,还是主要用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从内容去寻找最合适、精彩的形式,如果借鉴某一位大师,也可以主要先主要借鉴一种风格,后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像表达风格。艺术,一定是要独创的,才有真正的艺术价值。独创性正是艺术片的一个核心。
腾讯娱乐讯 毕赣的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引发争议,猫眼评分甚至只有2.8分。虽然观众评分很低,大喊上当受骗,但为之呐喊的人也不少,吐槽那些将《地球》归为烂片的人不识货。
说实话,毕赣导演的成就比我大多了,也比我有好太多的机会与支持,天赋也比我好很多。衷心希望毕赣导演能够沉下心来,认真总结,弥补在内容、哲理思辨、逻辑上的一些不足,从内容出发去寻找形式上的表达,那么,拥有那么好的机会和那么多的支持,相信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骄傲!共同期待!
真的没有想到影片的摄影、光影、技术能那么好,出乎意料,感觉《地球》的很多外在形式距离一些经典电影仿佛是一步之遥了。
再比如,关于长镜头。长镜头分好几种,谈谈主要的、大量出现的几种:一种是日本小津安二郎、台湾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的以固定机位为主的长镜头,具有东方美学的含蓄、内敛的风格,一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电影时期的希望展现连续时空,充分发挥电影纪录属性的长镜头,贾樟柯导演前期一些电影的镜头风格具有这个流派的强烈色彩;还有一种是前苏联时期《雁南飞》等很多电影中运动复杂、带有一定炫技成分的长镜头。在《路边野餐》中,可以看到上述前两种长镜头的影子,在《地球》中,上述三种长镜头全部出现了,而且有些长镜头将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视觉元素(断壁残垣、雨水、地下室等)与“炫技”运动结合在一起表现。但“炫技”长镜头运动与塔尔科夫厚重、悲壮的画面氛围在美学上是不统一的,而塔尔科夫斯基本人也是反对之前的前苏联电影那些“炫技”长镜头的,特意发展了自己丢弃炫技运动、更希望突出影像真实纪录感和传达厚重、深邃悲壮感觉的长镜头。所以,毕赣导演的这个“结合”等于是把塔尔科夫斯基自己发展的长镜头又倒推回去了,关键是,塔尔科夫斯基式画面的厚重、悲怆氛围与炫技式的复杂运动在美学上是不统一的。
但我想说,这样的杂糅其实并不是好事。因为这些顶级大师各自特色鲜明的风格、电影元素无法很好统一在一起,会出现不少美学上的别扭和相悖,导致观影中各层次观众的身心别扭,而且拿到国际上,可能会让国际影人感觉咱们电影的独创性不够。所以说,电影看太多,如果不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可能反而并不是好事。其实,艺术可以从模仿和借鉴开始,但不如先选择一个风格进行,糅合很多就会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顶级大师的风格往往是独一份、很难相互融合的。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所谓艺术片就是看不懂的电影。大家也别信那些说艺术片就是不讲道理、不讲逻辑的言论。
得亏没有误获大奖,也因为大规模的宣发而跟大众见了面,不仅很多大众,还有很多行业精英人士也看到电影和发表自己的观影意见,全社会力量及时纠正了我们一个夸大的、不合格的文艺片评价之风,也阻止了以“捧杀”的方式毁掉本来很有前途的毕赣导演和影响中国文艺电影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是毕赣导演的幸事,也是中国文艺电影的幸事。
想到几个“一步之遥”—— 《地球最后的夜晚》观后感
就是,假设这部电影再获得一个大奖,而且并没有多少机会跟大众和各行各业精英代表观众见面的话,还会有很多人来高度吹捧这部影片,还会继续捧杀毕赣导演,结果就是真的毁掉了毕赣未来的大好前途,而且给国内的文艺片发展和很多青年电影人,带来不利的引导。离这个可怕的事情也是一步之遥。
其实,自从看《路边野餐》起,我就发现了毕赣导演电影作品的一些缺憾,在故事叙述上不太追求严密的逻辑(这里主要指内在逻辑,外在形式散乱并无关系),在电影内容与形式表达的美学、哲学统一上存在不足,影片的内容充实、深刻、厚重上也还薄弱一些,而这是优秀文艺片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经典文艺片和大师代表作品在叙事上往往采用时空交错式结构,形式极为散乱,各种高度省略、奇特创新,但都一定是形散神不散,一定都有一颗实实在在、光芒四射的灵魂。这也是我对毕赣导演作品《路边野餐》的感受:一部独特的低成本电影,很清新淡雅的风格,但在影片形式与内容统一,以及内容充实、主题深刻方面存在一些缺憾。因此看《地球》是有一些思想准备,很期待着能看到毕赣导演的改进,但遗憾地发现内容与表达反而更加割裂了,画面、光影、技术出现大幅飞跃,但美学上的分歧、相悖却也越来越大,并在这部电影中放大到了较大的程度,这是很遗憾的一点,也正是影响了本片艺术性的一个最主要方面。当然,对于普通观众就会看得云里雾里了。本片的猫眼、淘票票等购票平台评分估计还得降。
1月2日晚,《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毕志飞在微博发表影评,称《地球》一片“叙事虽然纷乱无章”,但“真的没有想到影片的摄影、光影、技术能那么好,出乎意料,感觉《地球》的很多外在形式距离一些经典电影仿佛是一步之遥了。”
比如,从《地球》中,我发现毕赣导演真的是十分喜欢和崇拜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1932-1986)。其实,在北大的时候,我也曾经深入研究过塔尔科夫斯基电影,他也是我最崇拜的导演之一,并是我在精神层面最钦佩的导演。研究他的作品,要深入研究他的成长背景、人生历程和创作环境。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极其沧桑悲壮的一生,近30年中只创作了七部电影长片和两部短片,但已足以令他排名电影史迄今为止最伟大导演的前几位,是电影史上最堪称“作者导演”称号的导演,大幅开拓推动了“诗电影”的发展,作品具有十分统一的风格。他正是世界电影百年中真正伟大的“苦行僧”,观看他的电影,如果你与他的内心对上了话,会被他的赤诚之心和坦荡、牺牲精神感动得痛哭流涕。(以上文字并非摘抄或引自某处,是我深入研究塔尔科夫斯基及其作品后的真切感悟和肺腑之言)
当时,第一次看到贾樟柯导演的开山之作《小武》,很是震惊,极具独创性,将新现实主义理念成功实现了山西县城本土化,拍出了一部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县城电影”的开山之作,对国际电影发展也有积极意义。而毕赣导演的电影中独创性还是有所欠缺的,《路边野餐》中有贵州山村那种清香淡雅的氛围,但到《地球》中就匮乏了,而且形式与内容表达不太相符,内容充实度、深度还不够,逻辑上也还不够严谨。
《地球》叙事虽然纷乱无章,但影片尝试要表达的其实也很简单,是一个中年男士因父亲去世回凯里后的一些交织的经历、回忆和梦境,其中男士对女性的依恋、想象是一个要表达的核心。但我并不是说我看懂了影片的故事和主题表达。故事你看不懂就对了。尝试去看懂《地球》的故事是傻的表现,因为影片本来就不存在故事上的逻辑严密的设计。其实,形式上的散并无关系,外在表现可以呈现千变万化,但本片的主题表达也并不鲜明,这是影响本片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地球》的叙事,普通观众肯定看着会迷糊,但从文艺片角度,也并非是好的。
我对电影史上那些最经典的大师艺术电影(最顶级)中的大多数做过很认真的拉片分析,并没有任何一部是没看懂的(包括很有名的那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而且这么多年也一直在不断感悟,一个由衷的认识是:那些经典艺术电影虽然很多普通观众不易看懂,但有专业的剖析分析后,你会发现几个特点:首先它的故事内在逻辑是十分严密的,虽然可能是打破时空顺序来叙述,还穿插一些梦境、幻想等意识流,但都是要为所传达的主题、思想服务的,并与其它内容紧密统一在一起,几乎没有任何部分可以删掉,否则就会影响整部影片的主题表达和哲理思辨,还有一个鲜明的标识是,外在形式与传达的主题、思想是高度统一的。
听一些影评说毕赣导演很喜欢一些电影大师,看过无数经典电影,其实这在《路边野餐》中的表现不是特别鲜明。但在观看《地球》的过程中,是可以鲜明感受到的,不断发现很多地方是在向一些电影大师和经典作品致敬,比如毕赣对塔尔科夫斯基好几部电影如《潜行者》《镜子》《飞向太空》的无比喜爱,也看到了对王家卫导演电影光影、台词设计的喜爱,以及对侯孝贤、杨德昌等大师镜头风格的致敬等。观影的过程,有一种电影是对很多大师电影画面光影元素、风格的杂糅集合感觉。
以下为毕志飞原文:
有一个经典例子,库布里克与应该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联合创作剧本并执导的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他们在NASA等机构帮助下,像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一样精确研究和设计,影片中对人类文明的许多预测在后来的几十年得到了应验,包括后来的人类登月,成为影史上的一部科幻片封顶之作。
可以说,每一位电影大师都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然后在自己具有强烈表达欲望和感悟的内容上,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创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美学观念和“独一手”的本领。特别重要的是,顶尖艺术大师的思维都是非常严谨的,他们做艺术创作设计时,很多时候不比设计理工科、高精尖的航天航空设备省心和粗拉。经典文艺作品的叙事架构同样是“高精尖”的,绝非是随意创作,都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和从物理、艺术、美学等角度极合理、极美的状态分布和架构设计。
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各界观众评论,任一些影评力量和网络电影文青再努力辩护,《地球》可能很难挽回声誉了,可能也会给毕赣导演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为与毕赣导演也是本家,冒着被大量网络文青们喷的风险,说了点实话,其实是真心希望能够给予毕赣导演提供一些真实反馈和帮助。而且,也想让广大的观众明白,真正优秀的文艺片是很伟大的,别对文艺片产生误会,那些伟大的艺术片真的是可以荡涤人的灵魂、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
2019年元旦下午,专程去认真看了毕赣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看的过程中和认真看完后,想到几个“一步之遥”。
所以说,对于这些大师的电影不能随便借鉴其形式,会适得其反。而是应该首先认真研究他们电影的内在精髓,如何与形式统一,然后去寻找自己创作电影的灵感。因此,首先应该借鉴“神”而不是借鉴“形”,而且思考自己要表达的“神”,在此基础上去寻找自己要采用的“形”。与其借鉴外在形式表达,不如先追求“神”上的一步之遥。
我还想到了一个“一步之遥”,如果实现了还真就会对毕赣导演和艺术电影发展没什么好处。
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中有强烈鲜明的宗教色彩和深受俄罗斯民族的“圣愚传统”影响,富含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人类终极命题思考、救赎意识,而他作品的外在影像风格正是从他的哲学思虑中诞生,悲怆、深沉,是很符合表达内在需求且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例如,他的电影《乡愁》中的结尾,有一个教堂的破壁残垣镜头,是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悲天悯人”思辨意识的,但在《地球》中,有一个歌厅的巨大破壁镜头,就显得有点尴尬了,对要传达的主题起到了反效果和反作用,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