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影节20年排片篇,网红王佳彦和他神奇的排片表
- 核心提示
-
上影节20年排片篇,网红王佳彦和他神奇的排片表
- 详情
-
从第一届开始就有排队的,但以前排队最早就四五点钟来,通宵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明年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通宵排队最前面的那些影迷买到票。这样就比较圆满一些。当然不可能都买到票,因为场次受限,《忍之国》就给你两场,《深夜食堂》就给你一场,它是有规定的。有时候我们争取再加场,但永远满足不了大家的胃口。9天能看多少电影?一般人都是晚上看,最多也就18部吧。好片不止18部。
王佳彦,上海电影节展映单元排片人,每年负责上千部电影的排片,因此被称为“中国排片第一人”。随着展映单元越来越火爆,乐于在微博、微信上与影迷互动、为影迷解决需求的王佳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开票前每天被影迷呼唤,开票后没买到热门场次电影票的影迷都会跑到微博上@他,希望可以加场。有媒体评论道,每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四眼老王”都会成为“限定网红”。
“我看他们通宵排队,觉得蛮辛苦的,为了电影不睡觉。我们能做什么呢?无非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我只是把技术活做得艺术一点。”
“年年累,没有不累的。”在康定路办公室会议室的沙发上坐定后,王佳彦笑着说。采访的时候,已经是电影节开幕第5天,展映单元依旧如火如荼。白天有其他工作的王佳彦,晚上才会回到康定路来,看看有什么临时发生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他说自己很累,但我们在他的眼神和表情里看不到明显疲惫,相反,说起为上影节排片近20年来的历史和段子,王佳彦依然滔滔不绝。
最大的事情就是2004年的《茉莉花开》,要放的时候拷贝没到,因为它是金爵奖参赛影片,出这样的事很不应该。其实我们很早就通知发行商了,但所有的责任都归到组委会。我换了一个美国片,观众跟我吵,我们不要看美国片,就要看国产片,各大电视台都在拍。我就劝了一下,有些就去看美国片了,有些人走了,有些就是不走,十几个人,就到会议室来谈。我说你们不要吵了,现在片子不来已经是既成事实。你们现在凭着票,随便到哪个厅都可以去看。这个票我还可以给你签个字,以后《茉莉花开》公映的时候,凭这个票来看。终于让他们满意了。现在能看电影,将来还能看电影。结果等我退休之后,《茉莉花开》还没有放。再放的时候,他来看,人家经理说那个是老经理,已经走了。开个玩笑。没有办法,我既是影城的副总,也是影展部的副主任,你不挡谁挡。
最轰动的是第一届来的索菲亚·罗兰,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开亮相的最大牌的明星。当时影城一厅挤得不得了,见完面之后要到三楼开新闻发布会。我们都不敢从外面走,我带着她走散场的通道。她还问怎么从这走,我说这里最安全。到了三楼影迷还在外面等,也没有等到。那时她也没有保镖。
第一届的时候只有11块银幕。那时候我还是做市场的,不是做影展的。我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排片。2月底到5月底审片,我在外面上班,每天晚上来审片。十几部片,一审审过了,我就在他们的基础上快进着看。5月底到6月初排片,排完片就是每天要守在这里,发生变化就继续调整。排片一般忙10天,最忙的就是后5天。有时候看看数据啊,这家电影院去年做了15万(票房),今年就想超个1万,这个蛮有意思的。放映的时候,一般到第二场开映之后,没什么事就OK了。(电影院看片)不高兴去了,这里有的时候会突然有点什么事情。
“现在这么排片,是吸取了很多教训的”
影城发生的事情,最多就是拷贝没来。因为那时候是胶片的,不像后来是数字的。我出过一次差错。天山和永华同一个时间,放同一部影片。票都卖光了,怎么办。后来就想办法,找影城以前跑片子的帮忙,加上我们天山两个跑片的,一共三个人。永华先放半个小时的短片,天山放好了一个拷贝就送过来,而且拷贝还不能马上放,要等一会儿,要掐时间,每一盘拷贝都是20分钟整。这个事情真的很难忘的。这种错误犯一次就刻骨铭心了,所以我现在排数字电影还是按拷贝的排法,尽量不要同一天同一个时间。让影迷可以错开时间看,今天看不到礼拜三看,礼拜三没看礼拜五看。像法斯宾德、阿巴斯的电影肯定是白领、小众看的,所以不能放在一千人的场子里,连五百人的场子都很少,三四百人的肯定满。而且是市中心,交通方便的地方。这个也是多少年形成习惯了,影迷也知道新天地、国泰、永华、大上海等等都会放这样的片子。
像这次的日本电影《三月的狮子》,分前篇后篇。给你五场,什么概念,就是十场,前篇五场,后篇五场。日本人提出来要一天一场,从第一天到第十天,前篇和后篇分开放,五家影院。第一天要在晚上,放在上海影城开幕。这个片子干干净净,没有什么儿童不宜的东西,一般放会放在白天,两场连起来放。这么一弄,就把晚上两个重要的场子给占掉了。没有办法,很多东西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是要跟片方协商。
开票那天去上海影城看一眼,这时候有点成就感,“你看片子是我排的”。突然有人叫你一声,跟你微笑一下,跟你合张影,这时候也会感觉到成就感。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影城的时候,我还负责过接待。现在有公关公司搞这个事情,以前影城全是我来做。如果同时有两个明星的话,叫业务员去接待一个,我抓主要的。
机器可以下围棋,但它不能排片。当时有一个年轻人说电脑两个半小时就搞定了,我说给他两天半时间都搞不定,不确定的东西太多。这个不确定还不是常规的不确定,是突发的不确定。比如放法斯宾德的影片,德国人很客气,说我要度假,希望你们尽快排好,我把密钥给你们。他要是不跟你讲,等你要密钥的时候,等得急死。我就排好了,密钥也给我们了,然后又告诉我们打死也不能动。新天地的机器不能放,格式不对,我只能把它放到国泰去。想办法联系到他们,最后总算解决了。但最后我在校对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部电影国泰放了两场了,但是不能再换了,密钥太折腾了。还有很多片子都排好了,排了三场,忽然通知说只能两场,还得划掉,再填空填进去。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
现在有进步了,这个进步不可能是大踏步的进步,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不足也是正常的。戛纳70多年了,今年片子还放乱掉了。观众不晓得这些,只会觉得电影节怎么这样子,所有的错误都是电影节的,解释都没有用。我看他们通宵排,觉得蛮辛苦的,为了电影不睡觉。我们能做什么呢?无非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我只是把技术的活做得艺术一点。
“把技术活做得艺术一点”
最难忘一刻:为了躲影迷带着索菲亚·罗兰走安全通道
这样三稿下来以后,整个再校对一遍。这个校对不是普通的校对,要看符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规定的三场、五场,是不是做到了。排完之后再看时间是不是冲突,17号,21号,25号,就是最完美。还有排的时候不知道片子很长,进出场有问题,一点半的就不能放了,放三点半的时候,你必须看六点半影响不影响。还要调整。
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是一个人,低调才能创造好艺术,带着四个助理,五个保镖,八个化妆,九个司机,搞不好的。
从2000年的胶片时代末期,到如今的全面数字时代,从最初的几十场放映,到如今的几千场放映,可以说如今上海电影节的排片工作,都是王佳彦一手操办起来的。吸收了无数教训之后,他摸索出来了一套独属于自己,也独属于上海电影节的排片方法。虽然这套方法,在他看来永远达不到满分100分,永远有遗憾,却是电脑排片取代不了的。
整个调整一遍,要花一天的时间。这个就是要花很多工夫,急是出不来的,必须像做文章一样,越改越好。所以我在微博上说,再多给我一天时间,我会排得更好。现在看看确实有很多遗憾,我自己感觉满分100分的话,只能有80分。
后来我们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拷贝安全了才排。现在基本没有换场子的事,除非发生故障。现在这样的排片方法,是吸取了很多教训的,都是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那个时候影迷发微博说,看了这场电影之后,马上赶地铁赶到另外一个地方。我看到他看的是同一个导演的电影,这就给了我启发,大师的电影我会两部连放,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下面,我们来听听老王的自述。
以前观众真的不多,都是最近几年开始的,通宵排队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片子、场次越来越多,观众肯定是越来越多的。那个时候排片压力没有那么大。整个电影节东西比较单一,无非就是新片展映和国家展映,就没了。后来发展到大师回顾,确实是很复杂。因为大师回顾还有胶片,但是电影院的胶片机越来越少了。有的影院不敢放胶片,机器没人维护了。国泰去年就放坏掉了,现在不敢放了。但这是电影节必备的,片子总归是越来越多。
“排片表出得晚,因为客观限制太多”
我那时候组织了梅丽尔·斯特里普、苏菲·玛索、山田洋次的见面会。
我排片要排好几稿。第一排是初稿,凭着感觉,这些片子应该放哪,放了大概70%了,打印出来。然后我要标上国别,美国的,法国的,英国的,意大利的,德国的,日本的,印度的,伊朗的等等。然后是动画片、纪录片。弄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影院怎么某个国家的电影一部都没有,那个影院则太多了,这个时候就调整,拉均衡。再排第二稿。第二稿出来,看片名就可以了,这个影院片子的调子总是让人不大开心,好像缺点硬的东西,再调整。
除了包括片方独特要求、沟通方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人为不停调整排片表,更重要的是,王佳彦的排片表,是一张以人为本的排片表。从事电影工作多年,王佳彦懂电影,更懂影迷。他会从影迷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什么样的人会喜欢什么样的电影,这群人住在哪里,大约会有多少人,他们什么时间看电影更方便?等等等等。尤其是微博、微信被频繁使用后,王佳彦更是不厌其烦吸收影迷最切身的需求,据此不断优化排片表。
对我来讲,我也想早点把场次排出来,但是它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因为我们紧跟在戛纳电影节后面,老外你知道的,戛纳电影节一结束,他们很累,要休假。这种情况下,你敢不敢排?不排。去年的《咖啡公社》很晚才来,当时真的紧张,他说肯定来,但万一不来的话,票都卖出去了,1000多人的大厅看不到电影那不行。所以我们只能把能够保证的拷贝先排。但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空缺。排片还不是说这个片子就动一下,它牵扯到各个影院,时间有没有冲突?有的片子见面会都定好了,是不能动的。
日本电影最受欢迎。然后就是4K修复,去年的《美国往事》,今年的《七武士》,还有《盗火线》(电视剧版 电影版)做得真好,办公室里说话的声音让你觉得就像是在你旁边说话。在全上海最好的影城一厅放映,这个感觉是相当棒的。但是地段也很重要。如果地段不好,有4K也不行。好的地段又有4K设备,座位再稍微多一点,票房肯定行。4K下来一般就是获奖影片,奥斯卡奖或者三大电影节获奖的,像库斯图里卡的《牛奶的配送员》。其实有些小众影片也蛮好看的,但是有限的时间里,影迷都是冲着4K、大师和名导电影去看的,所以蛮可惜的。我今年就推了《至爱梵高》和《佛罗伦萨与乌菲兹美术馆》,票全卖完了。
腾讯娱乐专稿(文/陈小猱 编辑/端梧)
还有一些美国公司也很活跃,今年迪士尼就送了很多片子过来。种类一多,排片的风格就得发生变化,就得在这方面下点工夫了。观众也比较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我们排片的时候尽量把时间错开,其中一场排在礼拜一了,必须再有一个礼拜天,有个白天的了,必须再有一个晚上。但即使这样也满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