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图撞见真理,《嘿玛,嘿玛》:我们都在幻象里
- 核心提示
-
企图撞见真理,《嘿玛,嘿玛》:我们都在幻象里
- 详情
-
在人类世界,所有人都必须以姓名和脸面作为一种最简便的识别系统,而这种识别系统本身也会形成道德约束。那场深山里的仪式,需要人们用面具遮蔽脸孔——其实,那不过是一种新的面具代替了旧的面具罢了。仔细想想,那仪式中的人们,和影片开头、结尾的那两场夜店戏中的人们又有什么不同吗?人们在夜店里,隐没于光影、电音、烟雾,摩肩接踵,缠绵起舞的时刻,彼此又知道谁是谁?面孔上酒精泛起的红晕和射灯洒下的绿光,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面具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时候算是褪下面具?什么时候又是戴上面具呢?这成为了一场满是禅意的追问,在世上,或许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戴着面具。只不过有时有形,有时无形罢了。
腾讯娱乐专稿(文/杨时旸)
总体而言,《嘿玛 嘿玛》是对于当下世界的一次戏仿,对于真实世界、对于网络世界、对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进行了一次变形的、梦幻般的、寓言式的关照和讲述。它有关因果报应,也有关世事轮回,由于这样的主题和导演特殊的身份,很多人更乐于从宗教和神秘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它。但实际上,它每一笔都写尽了现实和俗常。
身份、轮回和报偿,几乎就是这部电影要讲述的一切了。
以普通的观影习惯去切入,《嘿玛 嘿玛》或许显得晦涩甚至不知所云,但如果换一种视角去看,它其实直白又简单,甚至,它比绝大多数商业故事片都来得简单得多,它的戏剧性在于某种突然的峰回路转,一次身份错位,引发了一场血腥,粗暴又直接,犹如宿命本身。《嘿玛 嘿玛》除了那些不丹传统的面具和一些改编的唱词,它更像是一次世俗社会的镜像展现,开头和结尾中的夜店是一个世界,原始森林里是另一个世界,它们互相映射,看起来迥然相异,但实际上毫无差池,同样屏蔽身份,同样被欲望驱使,陷于其中的人们同样自以为是。导演说,有时,我们必须创造幻象,才能让世人看见真理。那两个世界,哪个是真相,哪个是幻象?或许只有在对比之中,在暧昧的对照之中,才能大致摸到真理的轮廓。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个男人从现实去往原始地带的丛林,戴上面具等待接引。他将进入12年一次的仪式,人们都将头戴面具,暂时忘记自我。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场盛大的沉浸式游戏,一次VR狂欢,就如同导演本人所说,确实是网络聊天室给了他灵感,匿名之下的身份意识,欲望的勃发和控制,人伦的解体和重塑,以及即便蒙蔽了身份也终究无法彻底挣脱的某些桎梏,这一切都在这场仪式中被见证。
男人跟随女人的手势而去,也是追随着自己的欲望而去,但中途有人调换了面具,阴差阳错,宣泄欲望的媾和变成了一次意外的强奸和杀戮,原本是为了忘记一切的仪式,却让自己在回归现实之后,沉溺于罪责和愧疚之中24年。这种报偿又是何等残忍呢?
24年间,一切都变了。当初,进入那片森林,像是遁入原初和虚无,但多年之后,接引的当口却传来了一串诺基亚的手机铃声,而仪式核心的神秘土著舞蹈变成了一场电音派对,降神仪式成了假面舞会。传承多年的拨弦乐器被架子鼓取代,一切都变成了夏令营。所以,深山里的世界和外部世俗是同构的,哪里又有什么净土。这其中有微弱的悲叹、有平静地接纳也有一点点嘲讽。
它不难理解,即便它从表层上看如此像一次多媒介的装置艺术集合,简短的台词,融合着谶语,喉音,管笛,邪魅的舞蹈,生杀予夺的仪式,神鸦社鼓,妖巫遍地,但实际上,从内里去看,它没有完全遁入自说自话的虚空,而是在最终完成了一次具备现实意义的精神关照。
这仪式中有虚伪的部分,比如,男人被告知,戴上面具,穿上裙子,是为了消弭姓名和性别,但实际上,性别又怎能消弭?到处都是性征。那些对于脸面的屏蔽,反而从某种意义上强化了欲望和诱惑,没有身份被识别的恐慌,人们更愿意为所欲为。那丛林里到处都是欲望的符号,桌子上摆放的酒,帐篷里交媾的人,暴力相向的弓箭和砍刀——性与暴力,如果说,原始丛林里的仪式,有让人们重回安宁,寻找内心声音的意味,其实,它显然也有着蛮荒的另一面,得以凸显人作为动物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