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杰忠的捧哏生涯:李文华的“接力棒”最难接
- 核心提示
-
唐杰忠的捧哏生涯:李文华的“接力棒”最难接
- 详情
-
在相声发烧友的印象中,唐杰忠就如姜昆在相声《学唱歌》中形容的那样:“挺大年级戴副眼镜,白白胖胖不长胡子,跟个老太太似的”。他的捧哏朴实憨厚,儒雅自然,不抢不让火候适当,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配合得严丝合缝。
6月18日晚,据人民日报报道,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5岁。该消息一经传出,相声界演员纷纷发文表达悲痛哀悼之情,为唐杰忠先生的离去表示惋惜。
相声生涯60载,唐杰忠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也为相声界培养了大批人才。1974年开始,唐杰忠与马季搭档,合作演出了《友谊颂》、《新〈桃花源记〉》、《海燕》、《高原彩虹》等相声,蜚声全国,红极一时。后与郝爱民搭档,推出了《彬彬有礼》、《父与子》、《英雄启事》等作品;1985年开始与姜昆合作,表演的《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学唱歌》、《着急》、《重大新闻》等,反响强烈;他曾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并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去世之前,他门下共收了26个徒弟,其中包括著名小品演员巩汉林和香港著名影星徐锦江。
1985年起,和姜昆的合作让唐杰忠迎来他的艺术新高峰,不过与比自己年轻很多的人气选手姜昆合作,唐杰忠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
两人合作的相声《虎口遐想》、《电梯风波》、《学唱歌》、《着急》、《特大新闻》等在央视春晚(在线观看)舞台上广受好评。尽管性格一动一静,大不相同,但在多年的合作中,唐杰忠和姜昆从没闹过矛盾。
有文艺评论者认为,与马季合作时,唐杰忠的表现中规中矩,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但出彩的地方不多;到与姜昆合作时,尽管他也需要对逗哏的言行及时纠偏,但有些时候会有精彩的语句,引得观众一笑。比如在《虎口遐想》中,姜昆描述起姑娘的裙带子“带着姑娘的体温,带着姑娘的芳香……”,唐杰忠马上打断他,“别闻了,再闻还有汗味儿呢”,这个耳熟能详的段子正符合了唐杰忠“憨厚耿直”的形象。
开始唐杰忠仔细模仿李文华,按照录音一字不差地给姜昆捧哏,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大家一起研究,认为应该发挥唐杰忠自己的特点。为了改变过去给观众造成的既定印象,唐杰忠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比较文雅的形象:戴上了一个其实没有镜片的眼镜,这个道具使了20年。
甘当绿叶 李文华的“接力棒”最难接
唐杰忠可谓马季和姜昆的“黄金搭档”。马季和唐杰忠同辈,姜昆是马季的弟子,唐杰忠比姜昆高一辈。即使如此,唐杰忠在和姜昆搭档后丝毫没有摆出“著名捧哏”的架子,仍然兢兢业业寻找两个人的舞台风格。
后来姜昆自曝和唐杰忠“分手”的原因,年岁已高的唐杰忠当初迎难而上却最终选择了激流勇退。他有天找到姜昆,说“我跟不上你了,你节奏太快,一个月得跑十好几个地方,一会儿奔西藏,一会儿又出国了,一会儿又去‘老少边穷’地区了,事也很多。我要是老这么跟着你的话,估计得拖你的后腿,找个年轻人吧。”之后,他还主动给姜昆推荐了后来的搭档戴志诚。
腾讯娱乐专稿(文/郭千华)
师承刘宝瑞 马季姜昆的“黄金搭档”
唐杰忠自幼喜爱相声,对马三立、侯宝林等名家的相声百听不厌,最喜欢的当属刘宝瑞先生。那时没有电视,他只能手抱着收音机聆听、学习。在那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日子里,唐杰忠梦想着有一天亲眼看一看大师们的精采表演。
1959年对唐杰忠来说如同“镀金”般耀眼。他在那一年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派到中央广播说唱团进修,开始在刘宝瑞的指导下进修。1959年的夏季,他陪刘宝瑞先生去福州、泉州、蒲田、厦门等地慰问解放军指战员。为了提携唐杰忠,刘先生除了说单口还为他捧哏,每天至少三场。
有人说,相声找搭档比找媳妇还难,两个人业务上要有默契,相互之间要能容忍。唐杰忠一辈子站在捧哏的位置上,但是这么多年来,唐杰忠说自己心里从来没有觉得不舒服。“因为刘宝瑞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就说,捧逗是一家,捧逗就是‘一棵菜’,没有捧就没有逗,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节目。”
“我这人没什么长处,就是热爱相声,”唐杰忠曾在媒体上表露心迹,“休轻看这小舞台,原来也是一个大世界,且慢说这大世界,却本是独立的小舞台。”
在之前,姜昆和李文华长期合作珠联璧合、深入人心,被相声界称为“顽童戏老叟”的表演方式受到观众认可,但由于李文华嗓子出现病变不得不离开舞台,姜昆开始和唐杰忠搭档,但大多数人并不看好他们的新组合。
这些年,唐杰忠因为身体状态不好而淡出舞台,但他每次出席活动脸上仍然是笑意盈盈,连他多年前出的自传也是以《笑佛唐杰忠》命名。“如果说广大相声爱好者喜欢我的捧哏艺术,则是我对恩师的报答”,唐杰忠身在演艺圈却怀有一颗平常心。几十年捧哏生涯无怨无悔,甘当绿叶未曾“移情别恋”,只有真正乐在其中的人才会露出唐杰忠一般慈祥灿烂的“笑佛”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