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传染病人去你家!云南2百大学生被威胁
- 核心提示
-
叫传染病人去你家!云南2百大学生被威胁
- 详情
-
群里的学生差不多都是类似的情况,他们的贷款金额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有的听说上了10万元。
因为他们的共同点是负债累累,少则数千元,多则10多万元,甚至可能更多,总数已经接近300万元……
从学生们的反映中,另外一个现象暴露出来:对于各类借贷平台,缺乏监管的现象特别突出,贷款之容易,利率之高昂,这一切无疑又是让学生们前仆后继掉进这个漩涡的另一推手。
但,近200名学生成群结队地去贷款,过程中没有遇上一点阻力,最终形成了将近300万元的高利贷欠款,这一切是谁之错?该谁来承担?
然而,现实真的很骨感,当创业失败时,他们想拼命抓住那最后的一根稻草,挽回事业的颓势,再高利息的钱也敢借,再大的棋局也敢摆,饮鸩止渴,最终全盘皆输,一步步将自己从创业的道路推向了犯罪的道路,而他们中最大的今年才28岁!
现在,这些学生该怎么办?
事情差不多是从2016年4月份开始的。不知不觉间,呈贡大学城各大高校的学生开始私下相互介绍一份回报特别丰厚的“兼职”……
一开始,小答并没有动心,但却看到身边有朋友接受了这份“兼职”,而且的确如丁某所言,按时给钱还款。
还有的甚至本人都没有露面,只是告知了一下对方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就完成了贷款。
写在最后
其中大部分都涉嫌存在超过国家规定利率贷款,以及使用不良手段来催款等违法行为。
而让学生们众筹的学校名为“云南艺驰艺考培训学校”,学生们都说这个学校是真实存在且运作的,并非子虚乌有。
就这样,班长、老乡、学姐、学长、同学、朋友……他们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为这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去贷款的行列……
还因为,他们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则全部与4个199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有关……
每天每天,满满的绝望感从这个群里透出来,群里的人大多数来自昆明呈贡新区大学城,一部分涉及云南省内其他高校,几乎都是在校就读大学生。群里目前的人数已经多达197人,还在增加……
学生们证实,今年1月20日,有学生报警后,这4个年轻人已经去呈贡经侦大队自首了,至今还没有等到处理结果。
有的学生说,甚至还有快速通达,最快几十分钟就能到账。一个同学一天向9个平台贷款,当天就收到了8个平台的放贷。
小白(化名)每月生活费才1000元,但900元要用来还款,他只能用打工、借钱、省吃俭用来解决,毕竟他已经还到只剩1800元了。
在昆明,有一个群,群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内容出现:
4个人都很年轻,除了1人1989年出生,另外3人都是90后。当中除了丁某还是在校大学生,其他3人均已毕业。
而按照另一个学生小史(化名)的说法,成功介绍人去参与贷款的似乎还能再有一部分提成。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文杰认为,该起案件一方面要看法院判决后是否能够追回一部分众筹款项,偿还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与贷款平台进行协商,遏制利息继续翻滚的同时,也制止时态进一步恶化。
为了弄清楚丁某等人是众筹创业失败,还是纯粹诈骗。春城晚报(hai-ccwb)根据网络上查到的地址寻找该校校址。发现这个学校的地址并不好找,最先找到的两处仅仅悬挂了该校的宣传广告,且距离学校的实际地址都不近。
从种种信息来看,这应该是4个年轻人创业失败的故事。
小红(化名)则是稀里糊涂接了这份“兼职”,她说最初她连这个是贷款都不知道,只是一个学姐跟她说是帮忙,她想着学生不会骗学生,很多学校的同学也都参加了,她也就参加了。
害怕、恐惧、绝望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他们年轻的心……
万某等人去自首了,之后,学生们彻底断了还款的来源,高额的利息开始像疯狂的雪球一样滚动起来,越滚越大……
几乎每天都被催款电话吓醒
小答说:“从1月3日到19日,我们几个代理还借了几万元给万某等还这一周学生需要还的款,但是到1月20日,我们也借不到钱了……”
疯狂暴涨的债务
小答说:“因为从4月份到12月份,8个月的时间都按时给学生们还款了,我们还是比较信任他们的,也没多想自己又回到学校帮他们贷款。”
特殊的双重身份
一系列后续的影响还在发酵……学生们说,有同学因此退学了……
小红至今没敢让家里人知道这件事情,每个月5000元左右的还款,他只能借,还不起了就拖着,他估计现在逾期、利息加上本金估计快欠到10万元了。
最早加入的小答既是贷款人又是代理,经过和丁某等人一段时间的业务往来后,小答等人开始帮忙寻找更多同学来参与众筹。
差不多同一时期,小初(化名)也因朋友的关系知道了这个“兼职”,类似的说辞,都是说学校要发展或改造,邀请学生们众筹,会按时帮还款,但这次给了小初10%的回扣。
近年来,关于各类贷款平台所引发的案件,叫停声不断,然而从目前的状况看,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它还要走到什么时候?
一份“特别”的兼职
小红总共贷了4万多元,其中还包括3部手机,因为有的平台只能贷手机,不能贷现金,但即便是这样的平台,对方也不放过,小红听说对方将贷出来的手机卖掉换成了现金。
“又来了?怎么办?好害怕!”
到现在丁某等人已经自首3个多月了,但还没有处理结果。有的学生明白,即便丁某等人被判刑,他们所欠下的债务也不会就此一笔勾销;有的学生则不明白,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等待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们以为案件的宣判就能改变他们的现状……
小初每月需要还1800元左右,而他每月的生活费最多才1000元,有时甚至都不敢跟家里要生活费。
这一次小答再贷款2万多元,并又介绍了一些同学朋友帮忙贷款。
但是,在万某等人自首之前,他们为了留住自己的创业成果,已经不顾后果地为这些为他们贷款的学生,摆下了一盘巨大而无解的棋……
小初说,他最初听说学校只众筹100万元,而每个人的众筹起点是2万元,心想人数不会太多。可是,事发后,一建群,竟然有接近200个人加了进来。
而警方到学校向学生宣讲安全时留下的资料显示:万某等4人已经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逮捕。该起案件中共涉及近200人,除昆明本地学校外,还有曲靖学校的学生,涉及资金超过290万元。目前已有150多人报案。
此外,他提醒大学生们,贷款这件事情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会影响自己的信誉,可能对今后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
去年9月份,丁某又找到小答,再次劝说他帮忙贷款。对方还正儿八经和小答签了一份“众筹协议”。小答的警惕性降低了,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分别从几个校园贷款类的网站上给丁某贷了2万元。
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春城晚报(hai-ccwb),以前打车来这里的学生挺多的,过完年学生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会打车来这里了。
创业失败的年轻人去自首了,之前承诺定期给学生们还贷款的人没有了,但学生们是真真实实用自己的资料去各平台贷款的,贷出来的也是真金白银,每天的利滚利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笔账并没有随着万某等人的自首而一笔勾销……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哭)感觉快熬不下去了。”
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学生们每天在群里的惶恐不安。因为欠贷不还,各贷款平台每天轮番用短信和电话进行骚扰、威胁。
但是,一些学生家长和校方都对此事袖手旁观,真不知道还有谁能帮助他们……
星长城汽车4S店综合楼才是其真实位置,但是这里并没有悬挂学校招牌,只有一张贴在一楼玻璃门的公告格外醒目:艺驰音乐教育由于经营不善倒闭,现所有资产及教学设备卖给XX美术。
学生们都说,在这些平台上贷款,只需要留下一些个人基本信息,父母电话等就完成。
现在,学生们只有一个愿望:希望这件事情能早点结束!
这些学生时而愤怒、时而绝望、时而无助……
“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
宣传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都指向同一个“万校长”。
小答(化名)大概是最早接触到这份“兼职”的学生之一。一个还在某交通学校读大三的朋友丁某告诉小答有一份好“兼职”:只要用他的身份信息去分期平台贷款给他们办一个艺考培训学校,除了每月按时帮小答还贷款外,还给他5%的回扣。算是众筹吧,没有风险!
4个“了不起”的创业者
小初去看了学校,看到那里有比较值钱的钢琴,学校条件也还可以。又看到身边人都做了这份“兼职”,而且都能正常还款,也参与了,贷了2万多元……
催款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告诉父母、学校,将个人的信息纰漏、把被列入老赖名单、把欠债头像在各个渠道发布、骚扰通讯录上的联系人、把家里值钱的全部搬走抵债、让传染病人去传染乡亲父老、疑似法院起诉通知……
群里的大部分学生都采取“拖延”的办法,因为利滚利实在无力偿还。只有少数欠款不多的学生在努力偿还。
但不知道为什么,40万元虽然筹够了,可学校还是没有熬到年后,在今年1月13日,丁某、万某等人就再也没有拿出钱来学生们还贷款了。
小初提供了警方告诉他们的数据:到目前为止,被骗人数接近200人,涉及全省多个高校,从大一新生到研究生都有,被骗金额(未还贷)的近300万元,涉及数十个贷款平台。
从警方调查的资料显示,涉及此次借贷的平台多达19家。涉及分期乐、优分期、趣分期、爱学贷 、名校贷、乐花花、花无缺、京东金融、手机京东、校悦贷、指尖大学、人人分期、 快来贷、活励贷、和谐贷、我来贷、佰阡分期、掌里银、闪银等
这样的结局又是谁之错?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人都以为自己能成功创业,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小答在5个平台贷款4万多元,现在需要每月还款7、8千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现在看来,那个时候已经是该艺培学校几乎要走向终点的征兆了。
另一方面,在现在这个年代,机会满街都是,那四个年轻人,一开始肯定也意气风发地觉得自己绝对能够创业成功,人人都以为自己会成功。
所有人给春城晚报(hai-ccwb)的反映都牵连着四个人的名字,他们分别是:丁某、孙某、万某、杨某。
许多学生既是参与贷款的受害者,又是邀约更多同学和朋友加入贷款行列的下线发展人,他们被称为“代理”。
春城晚报(hai-ccwb)在网络上查找该学校的信息,发现该学校信息不完全一致,有的成立时间是2015年,有的则是2009年。但宣传页中所留的联系人“万校长”,又的确是学生们口中所说的万某。
找不到丁某等人,一些学生把矛头指向了邀请他们加入的代理人……
春城晚报记者 陈洁 实习生 徐睿岭
去年12月份,丁某再次找到小答,说学校资金紧张,需要40万元来维持每个月给学生的还款,还需要留些钱做备用资金,让小答和朋友帮忙筹点钱,让学校挺过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