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观,观众不爱看《白鹿原》,不是观众的错
- 核心提示
-
娱乐观,观众不爱看《白鹿原》,不是观众的错
- 详情
-
还有一种声音是,《人民的名义》是好剧,《白鹿原》也是好剧,可为什么《白鹿原》的收视率才《人民的名义》的五分之一呢?这是因为虽然都被装在“好剧”的箩筐里,但《人民的名义》和《白鹿原》的“好”是不一样的。《人民的名义》的“好”在于它在通俗好看上做得不错,它对权力的反思非常平庸,没什么思想探索的欲求,但在基本的制作和表演上却达到合格甚至优秀;而《白鹿原》则不仅仅是制作上精良,它更希望在艺术表达、思想表达方面有所精进,所以它经历了停播风波。二者的差别就像是好的商业片和好的文艺片,《速度与激情》票房轻松10多亿,但你别千万别指望贾樟柯的哪一部文艺片票房会破亿。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腾讯娱乐专稿(文/曾于里)
通俗点讲,观众看电视剧,就是冲老梗去的:剧情就是在豪宅、酒店或者皇宫里上演,砍头之前一定会喊刀下留人,女人一犯恶心就是怀孕了,坏人杀好人之前还要一堆瞎逼逼结果没杀成……但一旦与《白鹿原》沾边,就注定了它与通俗化无缘。《白鹿原》通过两个家族的变迁反映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样的题材里没有烂俗的权力争斗,没有高富帅和灰姑娘的罗曼史,跟处女情结、买房子等现代话题也一点不沾边,它的主要场景也集中在祠堂、书院、戏楼等观众并不熟悉的场景。虽然剧版《白鹿原》经过种种删减和改动,已经显得非常正统,但它之于观众仍像是50%以上的创新。观众看电视剧无非就图个娱乐,当个消遣,如果额外收获点价值观最好,但看《白鹿原》,难免有一种在上学和受教的感觉,不正襟危坐还真不好搞懂它想表达什么。《白鹿原》是好剧,但累了一天的观众有权在下班后选择消遣。
总而言之,观众不爱看《白鹿原》,不是观众的问题,更不是电视剧的问题。在当下烂剧轻松把钱赚的情形下,我们反倒佩服主创者有这样的勇气和自觉去拍一部注定叫好不叫座的电视剧。经典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在它出现的时代赢得最多的受众,而在于它能够恒久流传,赢得一代又一代的受众。十年后,估计没几个人会记得《欢乐颂2》,但兴许我们还会记得电视剧《白鹿原》。
电视剧《白鹿原》已经播出大半了,豆瓣评分依然保持在9分,口碑相当不错。只可惜,《白鹿原》的收视成绩并不算理想,长时间在0.6%-0.8%之前徘徊,远远比不上同期的《欢乐颂2》,虽然《欢乐颂2》遭遇了口碑的滑铁卢,豆瓣评分只有5.1分。这时我们不免听到这样一种惋惜的声音:为什么好的口碑并没有带来好的收视率?观众不是对那些粗制滥造的剧情很厌恶吗,那他们为什么不看《白鹿原》?这些反问的潜台词是:这届观众不行,观众素养不行,难怪市场上都没多少人认真做好剧了。
首先问答一个问题,《白鹿原》是一部好剧吗?有人说现在给《白鹿原》好评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了,但也得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它本来就是一部好剧,咱也犯不着鸡蛋里头挑骨头非得说人家哪不好才显得高明。剧集大半看下来,《白鹿原》的确无愧于好剧的评价。小说《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内容宏大、枝蔓众多、内涵丰富,剧版《白鹿原》在改编时做到了扬长避短,既没有违背原著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为了通过审查的阉割不论),又通过适当的删繁就简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可看性。另一方面,剧版《白鹿原》在取景、布景、镜头语言、民俗展现、演员表演,充分体现着主创者的细心、耐心和用心。作为一名南方人,我真是一下子就爱上了大气、开阔、苍茫的八百里秦川以及热辣辣的油泼面。
电视机是摆放在客厅的,面向的观众从八旬的爷爷奶奶到三岁小孩,它深刻地介入到观众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来,这就要求电视剧要尽量老少兼宜、要生活化和通俗化、镜头语言要与观众有促膝长谈之感、情节上要有较强的故事性,等等。那怎么拍一部观众爱看的电视剧?创作过《秘密花园》《太阳的后裔》《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等大热韩剧的金恩淑这样说过她的编剧大法:“观众看剧就是用来逃避现实的”、“一般到了第五集,如果女主角还在受难,观众就不爱看了。在他们看来,为什么白马王子还不出现还不拯救女主角啊”、“对观众而言,只能接受5%的创新”。
这时有人就要说了:既然《白鹿原》是一部好剧,观众的遥控器却没有选择它,不就证明了观众的素养不行?这个结论听上去特别解气,尤其一些文艺青年特别爱说,既精准地传达了遗憾,又表达出了一种“只有我识货”的清醒和高冷。可事实是,好剧,从来就不等同于受欢迎,这固然与受众的素养有关,但根本上是因为,电视剧本来就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而《白鹿原》的题材、拍摄手法以及艺术追求,注定了它是小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