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盛的情歌,组成了一部男人成长的教材
- 核心提示
-
李宗盛的情歌,组成了一部男人成长的教材
- 详情
-
恋爱往往从懵懂开始,虽然李宗盛后来广为人知的作品,往往是那种用情很深的歌曲,但实际上在早年,当他情窦初开时,也曾经写过那种少女少女才会唱的甜蜜歌曲,这套路就是校园里傻傻男生和可爱女生的套路。
腾讯娱乐讯专稿 (文/爱地人)
李宗盛最“傻”的情歌,也许就是《17岁女生的温柔》,那种青春活泼,甚至带有粉红色的基调,至今听来都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同样的,《爱情少尉》这种“傻”情歌,也是只有二十岁的李宗盛才能写出的歌曲,对爱情简单直接,甚至像猛虎扑食,这样的岁月真是叫人怀念。
术业有专攻,这句话放到什么领域都适用。对于李宗盛来讲,虽然有华语乐坛教父之美誉,但不得不说,情歌才是李宗盛最为精湛的手艺。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又是人生又是情,也是风雨也是晴。直到最后越过山丘的《山丘》,这就是一部男人的情爱成长史、人生成长史。“时不我予的哀愁”里的时不我予,固然是文绉绉的文言,但只要等到你成长到白了头的年龄,自然会理解,什么才是时不我予。
第一阶段:懵懂又寂寞
第四阶段:多么痛的领悟
《领悟》(辛晓琪)、《问》(陈淑桦)、《恍然大悟》(无印良品)、《一夜长大》(梁静茹)、《爱情有什么道理》(莫文蔚(微博)(微信号:karenmok01))、《当爱已成往事》(林忆莲、李宗盛),这些歌曲恰恰是李宗盛作为一个情歌圣手一揽众山小的层面。很多人习惯了写热恋、写苦恋、写虐恋,写一切爱情故事中的种种,或者单纯的回忆点滴,而李宗盛则在这个层面,将情歌写出了一种人生的境界。
虽然李宗盛很多时候,都是以人们认为的苦情歌闻名,但实际上李宗盛同样不缺那种热恋情坦承、率真,甚至奋不顾身款的情歌。比如最为知名的《飘洋过海来看你》,这首写给当年娃娃唱的情歌,就是一种为爱不顾一切、毫无保留的典范。当然,这首歌曲带动的销量,最后甚至还救“滚石唱片”于危难之际,而李宗盛在牛肉面店,用餐巾纸记录灵感的创作,更成为了一种江湖上的传说。
但李宗盛之所以是李宗盛,就是他用雕刻岁月的工笔,不断雕刻出一首首情歌,而这些情歌,也在不知不觉间覆盖了一个男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尤其在时过境迁之后回首,才发现李宗盛的情歌,不仅细腻、敏感,更有预见和哲理。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分享爱,如何释放爱的甜蜜,如何为情伤寻找宣泄的出口,以及在很多年后,将一切的一切串成一种生命的看化。
除此之外,李宗盛在早期还有《没有人知道》和《一个人》这样关于孤独和寂寞的歌曲,孤独和寂寞,既是爱情的来源,其实也是创作的来源,能耐得住寂寞,才能写得出孤独。
当然,除了懵懂的情窦初开,寂寞也是年少的主题。李宗盛有两首非常有名的关于寂寞的歌曲,一首是自己唱的《寂寞难耐》,一首是给张艾嘉写的《因为寂寞》,前者有些向人生境遇辐射,而后者完完全全就是一首关于寂寞的心曲。“我会爱你只是因为我寂寞”,一句话其实也道出了爱情起源的秘密。当然,也不能忘了李宗盛后来为林忆莲写的《不必在乎我是谁》,“寂寞使人憔悴,是寂寞使人心碎,恋爱中的女人才美”,你看,还是寂寞惹的祸。
有热恋就注定有失恋,这是爱情世界的宿命。所以有奋不顾身的情歌,也就会有伤痕累累的情歌。在这方面,李宗盛更是专家。甚至有时候会让人怀疑,李宗盛究竟是为了写情歌去实践爱情,还是因为爱情的经历,让他写出了这么多的情歌。
所以,请看一看,你的成长是不是和李宗盛的情歌同步走过。
然后,男孩开始长大,开始变成相对成熟的男人,正式谈起了轰轰烈烈的恋爱。
第二阶段:热恋让人盲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当然,李宗盛的情歌,从来不叫人绝望,也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悲伤。《伤痕》在“醒着数伤痕”的同时,还保留了女人独有的天真,以及温柔的天分,听起来也叫人觉得又爱又怜。
能把失恋写的如此美的,也是李宗盛。
早在李宗盛第一次担任制作人,为郑怡制作《小雨来的正是时候》的时候,他就为当时还是女友关系的郑怡,创作并共同演唱了《结束》,来记录一段爱情结束时的样子。无独有偶,这首《结束》后来在林忆莲发行“都市触觉三部曲”时,也被收录进去,并重新填写成粤语版的《还有》。如果,结束的都已经结束,还有的也已经没有了,听到的却满是唏嘘。
这种坦承、坦荡的情歌还有很多,比如《心动的感觉》(赵传)、《七点钟》(齐豫)、《最爱》(潘越云)、《就算没有明天》(万芳)、《明明白白我的心》(成龙、陈淑桦)、《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成龙、苏慧伦)更不能忘记的,还有李宗盛另一首造就乐坛奇迹的歌曲,为张信哲填词的《爱如潮水》。年轻的李宗盛将年轻人的恋爱,写的如此汹涌、澎湃,也让你我渡过了如潮水般拍打青春两岸的年轻岁月。
当李宗盛写出“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让往事都随风去吧,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仍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时,其实已经将爱情的宿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爱情,其实也是与人生平行的另一种经历,这一切最后都化为多么痛的领悟。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的确,年少时听李宗盛,未必觉得有多好,毕竟写情歌的人太多,而且情歌这东西,从表面上来看也是大同小异。
第三阶段:失恋叫人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