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大明天开幕,疫情以来首次重返线下,联合国,会员国,将有哪些看点?,外交,气候变化,深度
- 核心提示
-
联大明天开幕,疫情以来首次重返线下,联合国,会员国,将有哪些看点?,外交,气候变化,深度
- 详情
-
对于粮食危机,如何帮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破解粮食安全困境将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联大也是各种双边、小多边外交活动的重要舞台。去年联大期间,美国就借机召开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面对面峰会。今年,美日韩、美日、美韩正在协调借联合国大会举行首脑会谈;日本外相也表达希望在联大期间与中国同行举行会谈的意愿;英国新首相或将迎来上任后首次亮相国际舞台的重要时刻。
即将举行的联合国大会被舆论寄予厚望,被认为将为世界领导人提供一个机会,讨论如何集体解决这个时代的共同问题。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联合国是国际合作平台,基础是各成员国平等参与,但是不可否认,大国在其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或者说主要作用。”王勇说,为了维持霸权地位,美国抛出大国竞争战略,推行价值观外交、重组供应链、搞“友岸外包”、插手俄乌冲突、台湾问题,种种行径都在侵蚀联合国的基础,对大国合作也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比如美国至今尚未对参加联大的俄方代表团发放签证也反映其利用权力破坏国际合作。
此外,为应对疫情、冲突等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大幅收紧货币政策,推高美元汇率,从而抬升能源、粮食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加剧能源和粮食危机。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称,美国总统拜登将在联大期间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主持粮食安全峰会,并推动103个国家签署一份解决粮食危机的路线图。
今年,全球多国还领教了气候变化的“暴脾气”:极端高温、罕见干旱、史无前例的洪灾、北极甚至“热”到可以穿短袖……“世界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很大变化,本届联大需要进一步推动大国主导的气候变化谈判,并敦促尽快落实已达成的气候协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
王勇预计,气候变化、粮食危机、俄乌冲突可能是本届联大最紧迫的三项议题,需要广大会员国讨论并寻求解决之道。
王勇表示,新增的地缘政治、大国竞争等危机正在把世界推向更分裂的境地。
对于气候变化,如何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是尤其紧迫的课题。
一方面,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存量”危机继续添堵。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主题反映了联大对当前世界交织叠加的混合式危机的关切,以及对寻找创新性和改革性解决方案的期待。
复旦大学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指出,疫情肆虐两年多来,对世界各国产生深远影响,也对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议程造成很大冲击。随着疫情趋缓,各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是依然面临挑战。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注入动力;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机制,为今后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做好准备;如何通过适度调整执行方案确保2030年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将会吸引广大会员国的目光。
“联合国面临新的内外环境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危机挑战,若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协调政策,共同应对。”王勇说,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自然需要新的应对方式,而联合国将在其中发挥核心主导作用。
大国竞争方面,美国加速推进“印太战略”,加强对俄罗斯与中国的遏制,导致世界格局更趋分裂。
本届联大将拿出怎样的“变革性解决方案”同样令人期待,其中“中国方案”尤其受到瞩目。
地缘政治方面,今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迄今仍未结束。冲突及后续西方与俄制裁战,已撼动全球粮食、能源供应的稳定,推升各国通胀,加剧欠发达国家的人道主义困境。
9月12日,匈牙利外交官克勒希接棒成为第77届联大主席。这意味着第76届联大完成历史使命,新一届联大即将在次日开启征程。
张贵洪强调,在世界趋向分裂的形势下,召开联合国大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是加强国际社会团结、消除分歧和误解的重要平台。每年大会期间,会员国代表通过一般性辩论的发言、参加高级别会议,聚焦当前最紧迫的全球议题,各自提出关切、诉求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尽可能达成妥协和共识,从而协调一致采取行动,就共同挑战作出集体回应。而且,本届联大重回当面交流模式,将有利于190多个会员国就当前危机更深入地交换意见,从而激发更多的智慧和创见,乃至达成解决方案。
一个板块是一系列高级别活动,包括每年举行的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时刻”、教育转型峰会、纪念《联合国少数群体权利宣言》通过30周年、纪念推动彻底消除核武器国际日的高级别全体会议等。
内外环境变化
俄乌战火绵延、饥荒气“荒”迫在眉睫、人道主义灾难加重、疫情仍未退场……
此外,本届联大的讨论成果也将为今年接下来召开的埃及气候变化大会打下基础。
在新冠疫情造成两年多来的混乱之后,纽约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国官网这样写道。届时,久违的脚步声、交谈声甚至激辩声将重新在联合国大厅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