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着“冬”风,冰雪经济持续火热
- 核心提示
-
乘着“冬”风,冰雪经济持续火热
- 详情
-
数据显示,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春节假期,北京滑雪场的票量均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春节同期票量的2倍多,在上海、重庆等南方城市,各类室内冰雪场馆也不断涌现。 滑雪旅游“国字号”带动更多游客“上冰雪”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运动的普及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目前,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运营、装备制造、冰雪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冰雪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中国冰雪经济新格局已经成型
有评论指出,东北、京津冀、新疆三足鼎立,西藏、青海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冰雪旅游观光带,四川、贵州、湖北为代表的中西部冰雪休闲带“两带崛起”,东西南北一年四季全面开花的冰雪经济新格局已经成型。 除了冰雪经济加速发展,冬奥会成为中国高科技产品的“练兵场”,众多“黑科技”试点亮相,进一步推动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化发展。
央视网消息: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正在火热进行中。在冬奥会助推下,参与冰雪运动在中国已经成为冬季新时尚,冰雪经济更是由此火热“出圈”。业内人士指出,预计未来,冬奥效应还将持续释放,给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以及冰雪经济的发展带来长期的利好。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北京延庆海陀、河北崇礼等12家滑雪旅游度假地入选。滑雪旅游“国字号”通过打造高水平的滑雪运动设施和高品质的旅游度假服务,带动更多游客“上冰雪”。
在冬奥智慧餐厅,机器人主厨可以实现24小时的点餐、制餐、出餐全流程自动化服务。冬奥村里,运动员公寓的床可以实现按摩、零压力等多种模式;此外,“智能防疫”机器人、无人零售、数字人民币支付等科技都在冬奥会得到应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北京冬奥“加速了奥运数字化转型”。 “中国制造”体育装备加速亮相国际舞台
北京冬奥会赛场外,冬奥会带动“中国制造”体育运动装备,加快走上国际舞台。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用品海外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过60%,国产滑雪头盔海外销售额同步上涨了15倍。2021年全球共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速卖通上购买了中国雪具。 业内人士表示,相信随着北京冬奥、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更多筹办成果将为广大民众与主办城市发展带来更多长期收益,冬奥经济效应还将持续释放。
巴赫:北京冬奥“加速了奥运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