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敦刻尔克》的克制叙事:活着就是胜利,诺兰的斯皮尔伯格化
- 核心提示
-
电影《敦刻尔克》的克制叙事:活着就是胜利,诺兰的斯皮尔伯格化
- 详情
-
即使是一部已经知道结果的战争片,还是能够看得出来,《敦刻尔克》是一部典型的诺兰式电影。
两部电影都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事件:诺曼底登陆和敦刻尔克大撤退。
从《追随》的比尔,到《记忆碎片》的谢尔盖,再到《黑暗骑士》当中的小丑。
对于他们而言,胜利,不是国旗插在地方的城市中,也不是赶跑纳粹,更不是盟国的胜利。
有的只是克制,和大幅的煽情。
在这一点上,两部电影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展现了所谓的西方“主旋律”,所以,在这部电影上,《敦刻尔克》又被称作是诺兰的斯皮尔伯格化。
这也是诺兰在将战争所谓的国家利益、道德正义撕裂开来后,所呈现给观众的战争最原始的本质:求生!
感受他们的感受,感受他们的恐惧,感受他们的忐忑,以及感受他们安全后的欢喜,作为被国家、被世界抛弃后,重新获得生命的愉悦。
在这一点上,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选择的是全面并且细致的视角,那么《敦刻尔克》则是采取了宏大与微小的结合。
当一场战争,只剩下“撤退”两个字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在英国的决策群体之中,都默认了抛弃的想法?这是否意味着,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的33万多人,都是一群被抛弃的棋子?
因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中,犹豫就会败北,果断就会白给!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在内容的跨度和所引起的争议,都十分巨大。
士兵的死亡、枪林弹雨、断臂残肢、甚至是从身体中流出来的器官等等,都十分直观并且血淋淋地呈现给了观众。
作为好莱坞极具个人风格的大导演诺兰,在既定的历史事件背后,是如何表现战争的?
还有在电影中,镜头将人群分成撤退的人、接应的人、掩护的人,而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尽管相比起宏大的战场而言微不足道,却也足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在诺兰电影票越来越高的时候,电影的价值观却渐渐地趋向于保守和主流。
因为在诺兰的慢镜头下,观众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个表情,自然就对这种变化十分敏感。
可能往后,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诺兰化的诺兰,也可能见到一个斯皮尔伯格化的诺兰!
但同样也有认为,诺兰花里胡哨叙事手法的背后,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执着于虚妄飘渺的人性黑暗讨论,尤其是动作场面的混乱,和一贯以来的配乐风格,都彰显了诺兰在制作上的取巧。
而这也是诺兰一贯以来所擅长的“微操作”:在宏大叙事之下的“微叙事”。
在电影中还少了一些身影。
即使在电影最后有这样一句评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人们除了沉浸在时代广场上的胜利之吻外,还需要时时回顾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因为那里会告诉人们,战争的阴影曾经那么近地略过文明的天空。
战争电影大多避免不了反思,反思战争,反思和平。而在诺兰手中,《敦刻尔克》却是一别于其他战争电影,反思人性。
所以,相比起《拯救大兵瑞恩》在展现战场的真实具备客观性,《敦刻尔克》在展现战场的真实的时候,无疑更有人的主观情感。
诺兰在这里一方面放大了原本在历史叙述中没有存在感的士兵,另一方面也塑造了英雄式的角色。
而这种本质背后,所体现的,正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
这是因为在《黑暗骑士》成名过后,诺兰所接手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好莱坞的顶级制作,动辄几亿美元的投资,诺兰需要考虑对投资人负责,也要考虑在大制作之下的大宣传,电影所面向的全球数十亿观众所造成的影响。
作为一部战争片,与前辈斯皮尔伯格所拍摄,被称为战争片标杆的《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敦刻尔克》又有怎样的特点?
所以,我们才能够电影院上,看到一部典型的诺兰式叙事的战争电影《敦刻尔克》。
斯皮尔伯格细致并且还原了战场的场景,让观众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战斗的血淋淋,给予了观众最直观的视觉震撼,所以被人称为战争类型片的标杆。
反而是选择了一种“应接不暇”的视觉来呈现战争的真实性。
但事实上,诺兰有这样的变化并不出奇。
在战争片这个类型当中,《拯救大兵瑞恩》是必然要被提起的。
尽管他的电影,有着十分鲜明的个人表达、个人风格和一定的社会批判,但诺兰在电影上所展现的,更多的还是一个商业片导演的风格。
如果说是为了出于某种考虑,将纳粹的身影隐去,那么在电影中,丝毫未见英国的任何有关决策部门,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