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提示
2发布时间
3资讯详情
高路 时评作者
北大应该读懂这么多学子赶考北大之中,对北大的期待。其实对落榜考生最大的安慰,是做一个真实的北大,不负青春,不负一代学子的追求,别让他们为自己年轻时赶考北大的经历后悔。大学,正是一个人最容易迷失自我,最需要别人指点迷津的时候,可是你很少听到谆谆教诲,很少听到肺腑之言。回首大学四年,很多人很多事在心中留下过印象,可作为教育的本身,真正激荡人心、让人魂牵梦萦的东西却并不多。
要拉近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除了一张笑脸,高校和老师要放下的东西还有很多。一封信是良好的开端,但不宜被赋予太多的意义。
这封信放在体制的庞大、冰冷和个人的渺小之间,放在机械式的高考和个人的喜怒哀乐之间考量,确实是个进步。高考的底色是竞争,特别是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对它的温暖,也只有高考的状元才感受得到。那些失败者的声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可是,放在整个高考残酷的现实中,在高等教育流水线化生产的背景中,这样的北大又显得很不真实。在这封信里,北大展示的是一个多元化、因材施教的北大,而在这封信外,北大,又在新一届高考状元之争中厉兵秣马。信里的北大身段柔软,平易近人,而信以外的北大,是否做到了它所说的,“看到了在你身上诸多美好的可能性,也读懂了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未来的理性选择”呢?
【更多新闻解读,微信添加公众账号“今日话题”收听】
北大给自主招考中落榜的学生写了封公开信,这封信写得声情并茂,被赞有情怀有担当。很多人不吝溢美之词,认为这体现了一种进步,是残酷的高考竞争中难得的暖色。
北大的这封信,言词优美,态度诚恳,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文关怀,充满着励志的正能量,体现了高等学府、为师者的担当和责任。更重要的是,它让那些在整个高考过程中,高高在上、一度冰冷的大学面孔变得圆润、和蔼可亲起来。这封信无疑是真诚的。
高校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重心。至少就目前而言,大学离“大学之大”的现代教育定位,还有不小的距离。一个行政等级分明、流水式的高校里,个人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你的喜怒哀乐某种程度上说是不重要的。很多高校校长,平时人影都看不到一个,临毕业了却要给学生上一堂关于人生关于未来的公开课,这样的课说得再动听,又有多少说服力呢?
4大家还在看:
- 10斤是纸,揭秘水果市场“潜规则”:1箱芒果26斤
- 目击者拍下“灵异照片”,美国车祸致3人身亡
- 特朗普将访问沙特,预备1000亿美元军售协议安抚盟友
- 看看你的姓氏来自哪?,《百家姓》全文+拼音+注释
- 闻一:苏维埃俄国的电影和音乐审查
- 壕!林志颖每天开不同的车接送儿子上学
- 上海交大“看脸识罪犯”研究引热议,回应:断章取义
- 因不愿惹怒中国,菲驻华大使:美菲军演避开南海
- 醉驾“情节显著轻微”免刑,并非于法无据
- 华裔女子入境美国遭查现金,行李被翻个底朝天
- 南部地区局地有大暴雨,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一带一路”是全球化升级新引擎
- 新疆受灾群众:震后第一个来看我们的“亲戚”是子弟兵
- 一个多小时为郭富城弄出三菜一汤,方媛变身小主妇
- 美专家:韩国若要求撤走萨德,美方很可能会同意
- 为不当言论道歉,张译回应成立“妖精会”: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