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提示

一线|《地球》看不懂?毕赣:艺术需要时间,几年后大家会想念它

2发布时间

时间:2018-11-18   浏览702
发布人: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3资讯详情

 

三年前,《路边野餐》横空出世,毕赣就成为最受业界瞩目的新导演之一,《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小时的3d长镜头更是创造了影史纪录,创作“升级”。影评人为其作品中亦真亦幻的风格着迷不已,恨不得将每一个镜头分解,琢磨导演的创作意图。而与此相对的,却是普通观众纷纷评价“太深奥”“看不懂”。但毕赣却说自己是个“肤浅的不思考的人”,否认人们解读的一切“深意”。

毕赣:我平时不会思索,我是一个不思考的人。

毕赣:其实很多啊,只是大家关心的艺术电影少,刚好我又跟你们比较贴近,所以大家会形成一个思维的惯性,觉得你老在用长镜头,或者说它是《路边野餐》的升级版。如果下面我拍了一个电影是用手机拍的,其实还是有我的特征,大家就会说那是《路边野餐》的降级版,因为你们消费也降级了(笑)。升级还是降级只是大家还找不到对《地球最后的夜晚》描述的方法,所以大家会通过你的前作来描述。

毕赣:太多了,评论几百条、一千条,我根本看不过来。别人说什么,难道我要去照着办吗?也不用,对吧,所以看它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宁愿跟我儿子视频,也不想去网上查我的信息。

《一线》:会什么会用“万绮雯”做女主角的名字?

《一线》:所以为什么拍电影?

毕赣:大家还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吧,《路边野餐》是关于时间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是关于记忆和梦的电影,所以用《路边野餐》的逻辑去看肯定是有问题的。

毕赣:突然跳出一个万绮雯就用了,没有什么深意,我做事情很肤浅的。

《一线》:这是你自己经常思索的问题吗?

毕赣:因为有些人会觉得前面看不懂啊,就憋着一股气去看,没必要,伤身体啊,我觉得那样他还不如去看篮球赛。

毕赣:我也才刚刚开始拍电影,其实真的没有什么风格,《地球最后的夜晚》无论是从运镜的维度、视听的丰富性上,跟《路边野餐》都完全不一样。我作为一个年轻人,还没到30岁,这就是一个复杂的我想表达的东西而已。我觉得上映了以后,大家看看一个年轻导演的创造力是怎么样的就可以了,我觉得挺值得的。

毕赣:忘了,大家都说不忘初心,我是忘了。感觉对我们年轻导演来说,拍电影最初就是一些生理反应,是荷尔蒙在促使我做这件事情:我热爱电影,所以我在拍它。可能拍了好多部了,才慢慢开始理解为什么要拍了,因为我适合拍电影?还是说电影这种载体更能表达我想表达的?或者说它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一线》:所以你并不认同大家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是《路边野餐》的升级版?

毕赣:孤独感和梦境、现实不冲突的,梦境和现实里面也有幸福感,也有孤独感,孤独感是艺术里面一个经常会传递出来的情绪。

没有所谓“初心”,拍电影就是生理反应

《一线》:不思考怎么创作呢?

他得到的赞誉如此多,以至于人们很多时候会忘记,这是一个才出产了两部作品的新导演,1989年出生的他,还没到30岁。但毕赣对“青年导演”这个身份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否认贴在自己身上的“风格”标签,认为自己还没有形成风格,只不过是“在生理反应和荷尔蒙的促使下,去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而已”。

《一线》:你一直在说自己很肤浅,但是观众认为你是一个看不懂的导演。

毕赣:当然,那很明显。比如那个火车上晃动的杯子,我用它来表达一个爱人逃亡的时候的危机感。但可能我表达的要肤浅很多,没有塔科夫斯基那么高深的见解,毕竟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但是拍摄的方法有向他致敬。

《一线》:你会去网上看大家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吗?

《一线》:你说过《路边野餐》是关于时间,《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时间感更加混乱了。

毕赣:是吗?观众怎么说都好啊,没问题。刚才有个记者跟我说,汤唯穿绿裙子消失在贵州绿色的山里,就像军人穿迷彩装一样。这句话跟我的电影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是一个非常军事化的想法,跟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却让我感触。为什么呢?我觉得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要放开一下自己,不要排斥其他的东西,这样会让时间来得更有价值一些,要不然花两个小时在里面生闷气,何必呢?

腾讯《一线》报道作者:三禾

《一线》:但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是很难忽略导演的个人风格的。

我是一个不思考的人,看不懂我的电影还不如去看篮球赛

几年后大家把我忘记了,再好好来看这个电影

毕赣:我觉得要过很长的时间吧。说句实话,《路边野餐》刚上映的时候,全部人都迷惑的,反而是放完了大家回想的时候,慢慢地开始(理解)。《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一样。做艺术作品都是这样,你要给看电影的人、给评论的人足够的时间,不着急。

第55届金马奖落幕,《地球最后的夜晚》获得5项提名、3项大奖,尽管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分别被去世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和张艺谋夺得,但3座技术奖杯:最佳摄影、最佳音效、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已经是对这部电影的艺术性的盖章认证。而导演毕赣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出的强烈的个人风格,无疑是比汤唯、黄觉、张艾嘉这一众大明星更耀眼的存在。金马颁奖前夕,腾讯《一线》在台北对毕赣进行了专访。

《一线》:为什么会生闷气?

《一线》:你说梦境和现实,但我从这个电影里面感受更多的是孤独。

毕赣:创作时思考,平时不思考。

《一线》:你觉得目前为止给你带来了什么?

问《一线》:你觉得等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大规模上映之后,大家会找到一个新的描述它的方法吗?

《一线》:这就要求这个作品有一个很长的艺术生命,大家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还愿意去讨论它。

《一线》:《路边野餐》42分钟的长镜头已经很多人讨论了,这次变成一小时,而且是3D的,这会变成你的标志吗?

毕赣:目前为止就是我的生理反应,还没有到其他的。它带给我的一些经济状况什么是很正常的,跟我普通的朋友上班付出自己辛苦的劳动得到的是一样的,可能略高一点,但是我付出的时间、心血要更多一些。

《一线》:但是做到这么极致的很少。

毕赣:《路边野餐》三年了,在外面每个人还在提它,我觉得过几年大家也会开始讨论《地球最后的夜晚》,会想念这部电影。现在大家把焦点放在我的美学风格上面,其实那是一个很多人合作的作品,大家过了几年以后把我忘记了,会好好来看这个电影。

但他也毫不怀疑,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做艺术作品都是这样,你要给看电影的人、给评论的人足够的时间,不着急。《路边野餐》三年了,在外面每个人还在提它,我觉得过几年大家也会开始讨论《地球最后的夜晚》,会想念这部电影。”

毕赣:认不认同不重要,本质上,一个作者创作出来的电影都会无限地有他的特征,你要找的话,可以从里面找到很多特征,你要找不同的话,也能找到太多的不同,这句话的逻辑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证明我还没有忘记我为什么要拍电影,没有因为资金量很大就拍了一个不是我应该拍的电影。

毕赣:肯定不会啊,因为长镜头并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说只有我拍长镜头,世界上好多电影都是长镜头。

《一线》:你说过你最喜欢的电影大师是塔可夫斯基,《地球》好像很多桥段是在向他的《潜行者》致敬?

4大家还在看:

0.002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