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提示

中国载人航天迎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正在备战

2发布时间

时间:2017-04-29   浏览696
发布人:上海报业集

3资讯详情

 

天舟一号在现役货运飞船中载货量最大

焦点2 我国的空间站有什么特点?

此外,航天员的“技术技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航天员上天做的实验大部分都是在舱内,舱外活动也是出舱时舱外服的验证。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可能大量的工作要在外空间进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昨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本着一种开放、合作的原则和心态进行,这些年和世界上多个国家、地区和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有欧空局、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还有一些组织机构都和我们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交流。

“根据我们的规划安排,将在2019年至2022年前后进行中国载人空间站的组装建造。因此,下一次的载人飞行任务的安排将根据建造计划的需要,在这个期间,要安排若干次的载人飞行。”王兆耀说。

航天员准备情况如何?王兆耀说,航天员保持一定的队伍规模。“现在航天员招收了两批,到了一定的年龄可能还要退出现役,我们现在还要不断地选拔、培养新的航天员,使他们具备这种能力,为空间站建造、运营服务。”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我国载人空间站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次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送物资和推进剂,同时以后还要承载空间站废弃物。

4月27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指挥控制大厅现场的工作人员鼓掌庆祝。

此外,我国空间站专门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用于天文的观测和研究,类似于哈勃望远镜。平台可与空间站共轨飞行,需要的时候和空间站对接上。“这个设计开辟了整个分布式空间站架构的创新模式,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王兆耀说。

“我们期望对胚胎干细胞、肝干细胞、多能干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等这些细胞微重力下增殖和分化的规律有一个深度的认识。这些研究成果将来可以应用于地面和太空的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人类的生殖以及骨质流失的预防和干预等等方面。”赵光恒说。

对于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王兆耀表示,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顺利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全面迈进了空间站时代。

将安排绕飞等一系列拓展试验

“飞行后期还将安排一系列的拓展试验,看点还是不少的。比如,刚才讲的要进行绕飞、快速的自主交会对接;再比如要释放搭载的一颗立方星,还要验证一个先进的导航自导的控制装置以及国产的新型元器件。” 王兆耀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介绍,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上安排了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研究、两相系统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关键技术验证以及主动隔振关键技术验证这些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中国科学院、国内相关科研院所以及内地和香港的高校等12个科研团队参加了这次研制实验。

赵光恒补充,在空间站将进行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等8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和应用。用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韧的说法就是,未来还需要科学家上去进行做实验。

杨保华横向对比了现役货运飞船的载货量。“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上行能力2.3吨。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上行能力2.7吨。天舟一号上行能力达到6.5吨,是现役第一。”

相关新闻

大量“舱外作业”

“国际空间站是上个世纪后期研发的,我们的是二十一世纪建造的,尽量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成果,使空间站在系统、部件、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过去空间站没有网络,现在可以把网络放在空间站上,将来在空间站可以和互联网互通。”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天舟一号除了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和推进剂补加,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其中,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研究是在微重力环境下对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结构功能的影响,在国际前沿重点方向上开展八项研究。

此外,天舟一号的载货比很高,载货比是最大载货量与满载时货运飞船总重量之比,反映了飞船的承载能力。杨保华介绍,已经退役的欧空局ATV自动转移飞行器,上行能力达到7.7吨,但满载情况下重量将近21吨,虽然它的上行能力到7.7吨,但是满载情况重量非常大,所以载货比仅为0.3,天舟一号载货比接近0.5。

将实现和互联网互通

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实验资源也将与其他国家共享。王兆耀说,“去年,我们和联合国外空司签署了双方合作协议,面向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提供我们空间站的实验资源,联合国外空司对这方面的合作是非常的赞赏。”

据他介绍,2010年9月,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其中,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主要目标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航天员是载人航天的核心,“空间站时代”的到来对中国航天员提出更高要求。对此王兆耀表示,“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大大延长,现在最长的中期算是一个月将来是三个月、六个月甚至更长,要解决他们在空间站健康地生活、工作,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还有航天员的训练、实验都要跟上,因此航天员现在正在紧张地备战进入空间站时代。

“我们也和欧空局探讨了在未来载人航天发展当中如何加强合作。月球轨道空间站是国际上和中国专家们在研究论证当中的一个技术途径之一,据我们了解,美国、俄罗斯、欧洲和中国都对这种利用月球轨道空间站模式实现载人月球探测和将来月球资源开发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王兆耀说。

我国将建成的空间站会具备什么特点?王兆耀说,“我国的空间站规模适度,具有拓展能力。国际空间站200多吨,和平号空间站是100多吨,我国空间站本体是60多吨,加上飞船和货运飞船是90多吨。根据我国的需求已经够用,并且有拓展能力,可以再拓展三个舱段。”

焦点1 天舟一号后期飞行任务有何看点?

空间站建设需航天员

据了解,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我国和俄罗斯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了中俄载人航天合作联合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架构下,两个国家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

未来在空间站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大上行载货量6.5吨,在满载的情况下总重达到13.5吨,其中用于推进剂补加设计的能力达到2.1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说。

焦点3 空间站的航天员要面对什么挑战?

2016年以来,我国组织实施了长征七号首飞、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以及此次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空间实验室阶段规划的四次飞行任务全面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全面胜利,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京报讯 (记者李玉坤 李丹丹)4月27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完成了对天宫二号的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任务,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昨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圆满收官,我国载人航天已经全面迈进了空间站时代。

据王兆耀介绍,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的飞行任务以后,我国就要全面进入空间站的研制建设。

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完成

中国将与世界共享空间站实验资源

4大家还在看:

0.0038 second(s), 6 Queries